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凱普特新聞

凱普特新聞

副標題

上一頁 1 2 3
...
下一頁
新聞詳情

元宵節 | 人間燈火天上月,最美是今宵

發表時間:2023-02-05 09:40
圖片
圖片

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

圖片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作“上元節”、“元夕節”、“燈節”,江蘇部分地區還稱它為“小年”,作為春節中的高潮,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




圖片

元宵節的起源

圖片



元宵節的起源一般有三種說法:

其一,燈節始于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由崇佛而來。傳說明帝劉莊為倡導佛教,于上元夜在宮廷和寺廟“燃燈表佛",并令士族庶民家家掛燈,由此相沿成俗。

其二,元宵節與漢初誅滅諸呂相關。呂后崩后,諸呂謀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遂誅滅諸呂,立劉恒為漢文帝。據說平滅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漢文帝為紀念這個“升平”之日,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微服出宮與民同樂,這樣逐漸形成了元宵慶節。

其三,燈節起于西漢,與漢武帝的故事相關。傳說漢武帝久病不愈,請來上郡的一位巫師與神通話,太一神說武帝的病會得到好轉,二人還約定于甘泉宮相見。后武帝病果真痊愈,便于甘泉宮中建太一祠壇,每年多次往祭,尤以正月十五為盛, 祭用燈火,通宵達旦,亮若白晝。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元宵節的習俗

圖片





吃元宵

圖片

吃元宵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節俗。明清正月十五吃元宵成為時尚。明朝京城在初九之后,就開始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細粉制成,圓形,內包核桃仁、芝麻或桂花白糖為餡。江南稱為“湯團”。蘇州人稱為圓子、杭州人稱為“上燈圓子”。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鄉一起享用圓子,取其團圓的意義。

當代中國無論南北,正月十五吃元宵成為時尚。天上明月,碗里元宵,象征著團圓吉利。吃元宵表達的是人們享受闔家團圓的美意。

圖片


鬧花燈

圖片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

元宵節又稱燈節,燈與丁諧音,因此迎花燈有求子添丁的意義,過年謠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燈棚的記載,可見迎花燈已成為元宵節的不可缺少的活動。

唐朝以后,花燈不但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也成為深入民間的活動;宋朝是花燈的全盛期,宋代花燈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等制作,華麗精巧可謂空前。

圖片



猜燈謎

圖片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都城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已形成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燈謎有的和文字有關,有的和道理相關,往往讀來幽默風趣又十分應景。在猜的過程中,大家不僅可以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能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提高。

圖片


耍龍燈、舞獅子

圖片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娛樂活動?!八}垷簟痹谖覈鴿h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八}垷簟钡谋硌?,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民間獅舞的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圖片

圖片




圖片

元宵團圓

圖片



致各界領導、專家、合作伙伴們:

華夏巍巍縈紫氣,堯鄉蕩蕩燦紅樓。良辰美景多宏愿,圓月昭昭照九州。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這個象征團圓、期盼美滿的日子,凱普特(capital)科技有限公司向您致以衷心的祝福和感謝!祝愿大家佳節福滿身,萬事如意永開心,生活似元宵甜蜜圓滿,元宵節快樂!

圖片

圖片

圖片


分享到:
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融城商務區C4座18樓

電話:0851-83755696、13885086269

四川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金馬河路99號弘創名座2棟1501室

電話:028-83258696、13568989866

QQ探索群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