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凱普特新聞

凱普特新聞

副標題

上一頁 1 2 3
...
下一頁
新聞詳情

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推進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情況

發表時間:2023-06-13 09:27

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推進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情況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推動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相融互促,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五個方面19條具體措施。


出席發布會領導: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   劉明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副司長 孫志誠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   林宇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長   馬宏兵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   王曉君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劉明司長介紹《實施方案》總體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對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是持續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內在要求,是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的重要舉措,對于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這次8部門聯合印發的《實施方案》,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性文件,圍繞“賦能”和“提升”,提出了5方面19條政策措施。

在賦能方面,我們主要通過“試點、政策、資金”三個抓手,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

一是試點賦能。2021年,我們遴選了首批21個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63個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秾嵤┓桨浮诽岢?,梳理總結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經驗做法,啟動遴選第二批30個左右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再遴選一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動試點城市和企業當好改革“先遣隊”,出臺扎實有效的改革舉措,加快形成“頭雁效應”。

二是政策賦能?!秾嵤┓桨浮诽岢?,健全激勵扶持組合舉措。主要考慮就是要讓“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看得見、摸得著,讓產教融合型企業真正嘗到甜頭、得到實惠。在這方面,《實施方案》針對每一方面都列出了具體支持措施。下一步我們還將大興調查研究,針對產教融合型企業面臨的問題,研究創新激勵舉措,形成指導性政策文件。

三是資金賦能。本次《實施方案》的一大亮點,就是重點梳理總結了三類資金渠道,分別是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長期貸款。此外,還有各級財政資金、開發性金融、商業貸款、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等??梢哉f,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撬動,各級各類資金協同發力、共同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投融資工作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在提升方面,《實施方案》聚焦難點堵點問題,通過針對性政策措施和務實工作舉措,力爭實現“三個提升”。

一是提升專業體系。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必須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調研中我們發現,有的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匹配度不高,專業鏈對產業鏈沒有形成有效支撐?!秾嵤┓桨浮菲鞄悯r明提出“一優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優先,是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是加快建設護理、康養、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是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撤并,是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主要目的就是,推動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切實做到“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二是提升實訓水平?!笆奈濉币巹潯毒V要》提出,建設100個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秾嵤┓桨浮肪劢惯@一目標任務,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和撬動作用,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組合投融資支持,優先支持一批產業對接緊、輻射帶動強、實訓效果好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將實訓基地打造成為提高職業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

三是提升融合深度。過去,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情況?!秾嵤┓桨浮丰槍Α靶崞罄洹钡那闆r,支持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和職業院校、普通高校合作舉辦混合所有制分?;虍a業學院,支持推進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通過這些措施,打消企業的顧慮,變“一頭熱”為“兩頭甜”。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全面落實《實施方案》,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對各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具有重大示范效應的改革舉措,我們將及時總結提煉并在全國復制推廣。

答記者問

紅星新聞記者:

請問當前出臺《實施方案》,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有什么考慮?

劉明:

謝謝您的提問。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一個“小切口”,對于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人才強國、全面提升人口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

第一,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贏得大國競爭主動的迫切需要。前不久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既需要問鼎學術巔峰的一流科學家,也需要扎根生產一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比如,在航空發動機這樣一個尖端領域,因為結構復雜,零件非常多,大到組裝發動機葉片,小到擰螺絲,都需要大量熟練技術工人。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能夠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創新變為現實、設計變成產品、技術轉變為生產力,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保持強大韌性、行穩致遠提供堅強保障。

第二,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建設人才強國、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要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將越來越依賴于人口素質提升。當前,我國有1萬多所職業院校、3000多萬名在校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模上已占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蘊含著巨大的人才紅利。辦好職業教育,將對建設人才強國、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在我國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經濟體里,要支撐14億多人口的社會整體邁進現代化,需要規模巨大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講,要建成人才強國,就必須建成既有規模、又有質量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堅定不移推進產教融合。

第三,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保障民生、促進就業的現實要求。職業教育讓更多的普通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行列,對保障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職業教育也是一種就業教育。近年來,中職、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超過95%和90%。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就是要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讓勞動者更加適應市場需求,不斷增強勞動者求職擇業能力、穩定就業能力、轉崗轉業能力。

謝謝。

中國之聲記者: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請問近年來教育部在推動產教融合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

林宇:

感謝你的提問。

近年來,教育部在職業教育發展中把產教融合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不斷健全產教融合辦學體制機制,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一是從法律上規范產教融合,健全完善產教融合的制度保障。積極協調推動職業教育法的修訂,去年五月,新頒布實施的職業教育法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產教融合的路徑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明確了鼓勵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諸多舉措,新法還包含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獎勵、稅收優惠等激勵政策。二是從政策上引導產教融合,有效凝聚產教融合的工作合力。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面向重點領域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教育部公布確定兩批次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有效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形成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發展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發布《關于做好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和《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試行)》,突出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考察,強調職業院校教師要緊跟產業發展,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學。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職業院校在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方面的融資支持力度,等等。三是從專業上匹配產教融合,大力提升產教融合的服務能力。主動適應經濟結構和產業變革,教育部發布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覆蓋全部19個專業大類、97個專業類的1382個專業。加大先進制造、“雙碳”、養老托育等國家戰略和民生重點領域的專業布點。四是從氛圍上倡導產教融合,有效增強產教融合的吸引力。抓好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宣傳貫徹,持續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遴選百余家規模以上企業或省級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參與辦賽,賽項已覆蓋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各個專業大類。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產教融合的制度機制更加完善,創新合作模式不斷涌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互相促進的格局正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逐步提升。

新華社記者

大家普遍關心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資金支持政策,請問有哪些實質性真金白銀的舉措?

孫志誠:

感謝您的提問。我們一直高度重視加大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資金支持力度,不斷拓展資金支持渠道。剛剛劉明司長提到,《實施方案》重點梳理了三類資金渠道,分別是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長期貸款。下面,我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類資金渠道。

一是中央預算內投資?!笆奈濉睍r期,我們會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對納入儲備院校清單,符合條件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我們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積極支持。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8000萬元,中職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300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在原有儲備院校清單基礎上,增補支持200所左右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支持力度。

二是地方政府專項債?!秾嵤┓桨浮诽岢?,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我們每年3月前后、6月前后、11月前后將組織各地申報。各地要準確把握支持范圍,提高項目前期推進效率,確保申報時已完成可研審批或者核準、備案手續。對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項目,我們將會同財政部門積極予以支持。

三是中長期貸款。我們將加大向金融機構推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性”原則積極支持。需要強調的是,職業教育中長期貸款,支持的是財務狀況良好、負債率低的職業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技術設備,請各地準確把握資金使用方向。

除了以上三個渠道以外,還有各級財政資金、商業貸款、開發性貸款、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梢哉f,近年來對職業教育投入偏少的局面,已經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希望各地弄清吃透各種資金的支持范圍、方式和申報要求,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支持合力。

我就介紹這么多。謝謝。

上海證券報記者:

《實施方案》提出,要進一步拓展產教融合培養內容,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也提到“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請介紹一下相關工作進展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王曉君:

謝謝您的提問。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及技能人才培養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將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融為一體,培育德技并修、技藝精湛的技能勞動者和能工巧匠的技能人才培養方式。開展工學一體化工作可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對接合一,是實現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突破口;是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拓展產教融合培養內容的重要措施。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要求,在全面總結相關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制訂了《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按照“以專業和課程建設為主線,以評價標準為指引,分階段穩步推進”的原則,明確“五個一體化”主要工作任務,即制定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開發工學一體化教學資源,應用工學一體化教學方法,建設工學一體化教學場地,加快工學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通過“五個一體化”建設,保障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落實落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百千萬”目標,即建設100個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專業,1000所技工院校參與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培訓10000名工學一體化教師,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截至目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式公布了數控車工、汽車維修等31個專業的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方案,在360余所技工院校試點,同時啟動加工中心操作工、汽車制造與裝配等72個專業的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方案開發工作。遴選并公布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等50所技工院校為工學一體化教師培訓基地,各培訓基地正按計劃組織工學一體化教師參加培訓。

下一步,我們將總結第一階段工作,部署啟動第二階段(2023年9月—2024年12月)工作,重點是增加30個試點專業和300所技工院校進行持續推進,組織開展3500人次師資培訓,組織評選一批精品課程和示范專業。

南方都市報記者: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請問財政部在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馬宏兵:

近年來,財政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其他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的投入機制,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2018-2022年,全國財政職業教育經費投入1.8萬億元,年均增長6.2%,其中,中央財政安排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轉移支付資金1263億元,年均增長12.7%。2018-2022年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增幅比普通教育高1個百分點,落實了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要求。在支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組織部分省份,開展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試點工作,對產教融合度高、實訓教學成本高的專業,將適當提高其生均撥款水平。

二是支持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引導地方整合資源、優化布局,根據區域或行業職業教育的需要,建設實習實訓基地,推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三是支持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校企共建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促進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相互兼職。

四是對產教融合型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吸引更多企業參與職業教育。

下一步,財政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各地落實好相關財稅政策,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提供有力支持。

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的問題想提給人社部王司長。您剛才講到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請問技工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特色和優勢,具體有什么措施?

王曉君:

謝謝您的提問。技工院校源自企業。計劃體制時期,多數技工學校由企業興辦,實行“產訓(生產和培訓)結合”,與企業形成了天然的緊密聯系。企業所辦的技工院校,其實習實訓條件更接近生產實際,培養的學生更符合企業需要,所辦專業與企業生產結合更緊密,特別是一些特有工種相關的專業往往無可替代。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校企聯系日益深入,經歷了從校企結合到校企合作,再到校企融合的過程。因此,技工院校在招工招生、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培養、職業培訓、內部管理、質量評價等方面普遍與企業深度合作,通過多方努力,實現行業企業得人才、職工學生得技能、技工院校得發展的多贏目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積極推動技工院校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2021年先后印發《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和《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支持技工院校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大型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積極推動企業和優質技工院校多元主體組建技工教育聯盟(集團)。

技工教育聯盟(集團)是技工院校、行業企業等組織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而形成的合作方式,其本質是校企深度合作,通過共建共享,提高場地、設備、師資等利用效率。2022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確定了第一批32個示范性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院校。通過技工教育聯盟(集團)的建設,主動吸納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技工院校專業規劃、課程建設、教材開發、教學實施,合作共建新專業、開發新課程、開展訂單培養。促進校企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辦學制度和技工院校與企業深度融合的工作網絡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完善專業設置,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產教融合新型載體,引導企業深度參與技工院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不斷優化產教融合合作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產教融合試點工作,請問目前進展情況如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剛剛劉明司長也提到了試點賦能,下一步將通過哪些政策來推動落實?

劉明:

感謝您的提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產教融合試點工作。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布局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型城市,打造一批產教融合型行業,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從2019年開始,我委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前期,我們開展了首批試點工作,將21個城市列為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將63家企業列為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經過兩年多建設,全國已培育5247家地方產教融合型企業,對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教融合逐步成為試點城市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本次,《實施方案》提出,梳理總結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經驗做法,啟動遴選第二批30個左右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前期,已經有26個?。▍^、市)評選了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第二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將優先考慮從省級試點城市中產生。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方面,積極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方案,進一步優化遴選辦法,完善標準體系。第二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工作將于今年下半年啟動。在這里我想強調一點,試點不是目的,目的是支持推動各地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探索,真正拿出一批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讓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和“牽引繩”。

借此機會,我還想做個預告,為了總結推廣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的經驗成效,下周我們將在四川省宜賓市組織召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經驗交流現場會,歡迎各位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報道。

南方日報記者:

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辦、國辦去年12月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本次印發的《實施方案》等都對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出明確要求,請問教育部對此有哪些新舉措新成果,未來還有哪些工作要開展?

林宇:

謝謝您的提問。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意見》精神,深入推進《實施方案》落地見效,教育部啟動實施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推進工程,并列入部工作要點和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年度工作要點,產教融合是貫穿工程的一條重要主線。當前,教育部正以“一體兩翼”為改革載體,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全面推進工程實施,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

具體來講,就是以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新模式為“一體”,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好、改革意愿強的省份,部省協同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新范式,優化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目前部分省份已啟動試點。以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兩翼”,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優先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以“一體兩翼”為載體,推動產教融合的具體實現路徑。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優化職業教育專業布局結構,提高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雙向互動。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校企之間人員合理流動,打造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推動實踐中心服務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培訓、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我們將圍繞職業教育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定位,以產教融合為重要抓手,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有序推進相關工作,推動《實施方案》落到實處,促進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網記者:

《實施方案》提出要遴選第二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請問對第二批試點城市有哪些遴選標準?

孫志誠:

按照《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我們將于今年下半年,啟動遴選第二批30個左右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前期,我們請各地認真總結了第一批試點城市的成效、經驗和問題,結合最近的幾次調研,我們發現,一個城市產教融合做的好不好,不在于職教的體量有多大、專業有多全,而關鍵在于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結合得緊不緊,是否形成了良性互動。有的城市職業院校學生數量多、專業包羅萬象,但是人才培養不精準、不聚焦,培養再多人,都難以發揮出支撐作用,教育和產業還是“兩張皮”。我們確定第二批試點城市,要更注重教育和產業的適配性,這是最重要的遴選標準。也就是說,一個城市職業教育體系不一定那么大、那么多、那么全,但是職業教育的總量、結構、質量,一定要與當地產業需求相匹配,二者要相互交融、互為支撐,真正做到有機融合、良性互動。

下一步,我們要指導有關地方進一步聚焦,將現代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把那些教育與產業適配度高、融合度深、支撐性強的地方,納入第二批試點城市。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分享到:
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融城商務區C4座18樓

電話:0851-83755696、13885086269

四川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金馬河路99號弘創名座2棟1501室

電話:028-83258696、13568989866

QQ探索群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