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凱普特新聞

凱普特新聞

副標題

上一頁 1 2 3
...
下一頁
新聞詳情

【學術理論】新時代職業教育“五育融合”的模式構建

發表時間:2023-06-27 09:36

為有效解決當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箱格式分割”實施的育人模式,基于對新時代“五育融合”的內涵認知及邏輯特征,結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應依循的路徑和原則,按照有效實施價值引領、有效組織多元參與、有效整合多方資源、有效實現融合互嵌的思路,本研究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新時代職業教育“五育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的要素構成、建構理念、邏輯框架及行為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圖片
圖1 新時代職業教育“五育融合”培養模式

一、以“教育方針”為依循

如今,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育融合”已經被明確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是新時代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重在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新時代職業教育要以此為準繩,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進一步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還要堅持系統論的整體觀對五育進行有效的系統集成。按照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五育融合”是社會各界必須面對的一個復雜的、宏大的育人系統,職業教育應堅持事物普遍聯系和人的全面發展觀點,既要從系統論的整體觀、結構觀和開放觀對其加以科學把握,也要從矛盾論的觀點抓住并解決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二、以“五育融合”為核心

立足新發展階段,面向新發展格局,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正式進入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全面發展的新時期,這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基本遵循、辦學指南與總體要求。對于新時代職業教育而言,“五育融合”并非簡單地將五育融合為一,應堅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思想,以人才培養的整體性為依據,將德育置于人才培養的核心位置并串聯起其他四育,從而以“立德鑄魂”為核心,圍繞“培智固本”“健體強基”“尚美培元”“以勞立身”進行人才培養。在實踐中,將其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夯實“五育融合”培養底色,起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三、以“共同行動”為支撐

“五育融合”所包含五種要素的功能、屬性、結構及其參與主體各不相同。德育指向“善”,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做人,要在培養中強調“立德鑄魂”;智育指向“真”,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要在培養中強調“培智固本”;體育指向“健”,旨在幫助學生學會生活,要在培養中強調“健體強基”;美育指向“美”,旨在幫助學生學會欣賞,要在培養中強調“尚美培元”;勞育指向“實”,旨在幫助學生學會做事,要在培養中強調“以勞立身”。由此,新時代職業教育“五育融合”不只是一個教育問題,也不應該限定于職業院校內部,而應視作一個社會問題,面向工作世界發展需要的人類社會的共同行動。就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而言,在立德樹人引領之下,至少應該經由評價方式優化、社會共同行動、多元協同育人、學生自我管理等不同路徑來實現。

四、以“類型特色”為目標

盡管職業教育已經被確立為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但還未能徹底擺脫類型特色認同危機,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才培養的特色不明顯、質量不高、社會適應性不強。事實上,“五育融合”既是類型特色的內核,也是其意蘊外延。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絕不能僅僅關注人才成長的某一個或幾個方面,一定要超然于知識學習、技術習得、技能養成本身,注重學習者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全面發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職業教育要優化類型定位、打造類型優勢,應緊扣“五育融合”的實踐路徑,面向技能型社會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緊跟迅猛發展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并全面凸顯中華文化立場、中國精神力量、新時代風貌等。


分享到:
凱普特(貴州、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融城商務區C4座18樓

電話:0851-83755696、13885086269

四川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金馬河路99號弘創名座2棟1501室

電話:028-83258696、13568989866

QQ探索群
微信公眾號